国际合作
当前位置: 和记官网·(中国区)官方网站 > 国际合作“科技的灵魂在于开放”。中国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徐冠华在国务院新闻办于2003年2月2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向中外记者介绍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新进展时如是说。
科学技术是在人类的共同努力、相互交流中发展起来的。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科技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发展趋势。同中国经济的日益开放一致,中国科技也逐渐走向国际化。
在“平等互利、成果共享、保护知识产权、遵从国际惯例”的原则下,中国国际科技合作20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请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渠道越来越通畅,中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日益蓬勃发展。具体表现在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规模日益扩大,合作渠道日趋增多,合作方式亦愈益灵活。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国际科技合作更多地局限于人员的一般往来,如今进入开展合作研究项目、中外联合在华或在外合办科研机构的新阶段。合作内容在最初比较单一的科学研究、技术引进的基础上,开始了更广泛的产业研究开发等。中国科技在新世纪呈现了更加开放的崭新形象。
1978年以前,中国与外国政府间科技合作与交流,主要是在第三世界和一些东欧国家中进行的。
1978年后,中国大力开展了包括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政府间合作与交流。迄今为止,中国已先后与世界上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并同其中的96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或经贸与科技合作协定。
在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的框架下,各专业部门也与外国的相应部门签订了部门间科技合作协定。
例如,农业部已与100多个国家的农业部门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及其他国际农业组织建立了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与其中20多个国家签订了农业科技合作协议;卫生部与52个国家签署了卫生合作协议或备忘录;国家环保局已与27个国家签订了30多个双边环境保护协议或备忘录;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参加了24个国际组织,并与50多个国家的相应部门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核工业集团公司与16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与40多个国家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
中国的多边科技合作同样非常活跃。世界上约有6000个双边、区域性或全球性科技合作计划,以及数百个双边或多边科技合作基金。仅1999年一年,中国就新参加国际科技组织34个(其中政府组织5个,非政府组织29个)。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加入了1000多个国际科技合作组织。
1995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首届APEC科技部长会议,为亚太地区全方位的科技合作奠定了基础;1999年10月由中国主办的首届亚欧科技部长会议,则启动了亚欧两大洲之间的科技合作。
中国政府还通过合作基金形式促进国际科技合作的开展。目前,已经建立了中国—以色列科技合作基金、中国—澳大利亚科技合作特别基金、中国—亚太经合组织科技产业合作基金。
派驻科技外交官也是中国政府推动和加强与国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前,中国曾向18个国家的驻外使馆派出40多名科技外交官,现在已经在47个国家和地区的驻外机构中配备了128位科技外交官。
在政府间科技合作的推动、示范和鼓励下,中国的半官方及民间科技合作交流也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科研机构之间、高等学校之间、科技学术组织之间、企业之间、城市之间以及科学家个人之间的交流都很活跃。
截至2003年底,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与38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基金及科研机构签署了58个合作协议,积极支持国际科技合作。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经费约占其总经费的4.6%,主要用于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出国(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项目、在华召开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留学人员短期回国工作讲学专项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交流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香港联合资助局联合科研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基金。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可用于国际合作的经费可以占项目总经费的10-20%。自1987年以来,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用于国际合作的经费呈快速上升趋势。2002年度,自然科学基金会共资助国际合作项目1934个,批准资助经费8104万元,而在1991年,这个数字仅为500万元。
中国科学院已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署了院级合作协议80多个,所级合作协议近千个,每年出访和来访合计1.5万人次,每年召开100个左右的国际和双边会议,近400位科学家在400多个国际科学组织和机构中担任不同层次的职务。同时,中国科学院与国外著名机构建立了一批联合实验室、青年科学家小组和伙伴小组、跨学科研究中心等。
根据教育部对16所高校所进行的统计,这些高校已同100多个国家近2500个院所、科研机构、国际组织、企业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签订了1500多个科研项目合作协议。例如,北京大学已与遍及世界49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目前每年到访北大的外国专家超过2万人次。1998年以来,已有数十位诺贝尔奖得主和21位国家元首访问北大并发表演讲。同时,北京大学每年出访交流的教员和学生超过5000人次。 开展民间国际科技交流活动,在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同国外科学技术团体和科技工作者之间的友好关系,是中国科协的重要任务之一。
中国科协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民间科技团体、组织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并签署了52个双边交流与合作协议。中国科协作为中国科技界的代表,是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和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等国际科技组织的国家会员。截至2000年底,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性学会参加的民间国际科技组织达252个,并有一大批中国著名科学家被选入这些组织的各级领导机构。
中国积极鼓励外国研发机构在华建立中外合作研发机构或独办研发机构。自1990年美国惠普公司在中国设立第一个研发机构以来,跨国公司纷纷加快了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的步伐。到2002年,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发机构已经超过100家。
技术引进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技术水平迅速提升的重要手段。据商务部统计,2003年,中国共登记技术进口合同7130份,合同金额134.5亿美元,其中技术费95.1亿美元,占合同总金额的70.7%。
中国技术进口的主要方式是专有技术、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特别是伴随成套设备的技术引进。主要领域则集中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领域。
目前,中国技术引进的来源地日趋多样化,但日本、美国、欧盟仍然是中国技术进口的主要来源地。2003年,中国技术进口来源国家和地区共62个,其中亚洲18个、非洲2个、欧洲28个、拉丁美洲8个、北美洲3个、大洋洲3个。日本首次超过美国和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技术进口来源国,其合同金额为全部技术进口的26%。
中国的技术出口尽管还非常薄弱,但也已经开始。例如,中国向肯尼亚提供Bt生物杀虫剂技术示范项目,目前发展到在肯尼亚建厂生产。同时,在中国对东南亚、中东、南亚、中亚等国家和地区提供的大中型火电站、水电站、输变电站的交钥匙工程或提供电站成套设备中,也伴随着一定的技术出口。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日趋活跃。2001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已经达到464亿美元,同期进口额为641亿美元。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是中国参与国际科技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如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都对参加国际会议给予积极资助。
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为例,2002年度资助1016位科学家出国参加各类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经费1048万元。积极争取举办国际会议也是中国科学技术界寻求合作的另一重要途径。
中国科协及其所属全国性学会2002年在中国国内举办国际学术会议236次,参加人数5.2万人次,境外参加人员18960人次,交流论文27060篇。
200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在中国召开国际学术会议达271项,经费1324万元。其中,部分会议资助规模大、有重要国际影响,如国际数学家大会、国际水稻大会、国际高分子大会、第十三届太平洋核能大会、第二届国际可持续农业大会等。
中国大量派出人员参与国际合作伙伴的研究,也在中国设立联合研究实验室等方式开展合作研究;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并逐步对外开放中国科技计划项目。
中国“十五”科技发展规划首次提出了“国家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并单列了“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即由科学技术部设置国际科技合作资金,支持该项目计划的实施。此计划于2001年起正式启动。
国家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支持中国科学家参与空间技术、高能物理、极地考察与开发、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多样性、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等大型国际研究计划;支持在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能源科学技术、农业高新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与自动化技术、海洋技术和环境科学技术等领域中与发达国家及科技强国开展重大合作研究项目;同时,在发展中国家建立中国技术示范基地,帮助和鼓励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参与援外项目,倡导平等参与,成果共享。
2002年,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徐冠华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宣布,中国将逐步对外开放中国高技术发展计划、重大基础研究计划等科技计划,以扩大科研领域的对外开放与合作,提高国际科技合作水平。
目前,欧盟第六框架计划已经全部对中国开放,已经有一批项目在支持过程中。而中国的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也已经对欧盟开放。
2002年,欧盟成员国的两名德国科学家、一名荷兰科学家以及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的科学家共同成功申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分子聚集体的化学”。外国科学家参与中国重大科技计划,这在中国还是第一次。
根据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行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提供的数据分析,中国科学家的国际合著论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
2002年,中国发表的SCI论文中,国际合作产生的论文有7807篇,占中国发表论文总数的21.4%。中国作者为第一作者的国际合著论文有3497篇,合作伙伴涉及62个国家(地区);中国作者参与工作的国际合著论文有4310篇,合作伙伴涉及58个国家(地区)。在所有合著论文的合作国别中,排在前五位的国家是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从合作学科来看,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科学名列前茅。
“走出去,请进来”是中国派出人员和引进智力的两条道路。
中国科学家与国外同行开展了越来越频繁的交流。仅以中国科学院为例,过去20年间,上万名科技人员赴美交流学习。中科院及下属研究所的领导和业务骨干中,大多数有在国外工作、学习的经历。
同时,中国也注重智力引进,希望通过引进国外人才,加速中国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成立了国家外国专家局,同时,各地方也相继成立了相应机构,开展智力引进的工作。
特别对于吸引海外华人专业人才回国创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北京市人民政府于2000年4月公布了《北京市鼓励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工作的若干规定》,规定留学生们来去自由、子女入学等都能享受市民待遇,甚至在国内获得的收入都可以兑换并寄出国外。
中国科学院在1999年推出的知识创新工程中,计划以各种形式从海外招聘300名学科带头人,每人配套相当数量的资金开展学术研究。香港著名企业家李嘉诚资助教育部推出了“长江学者计划”,高薪高待遇向海外聘请优秀教师。一些有实力的企业也纷纷以高薪聘请外国高级人才。
近年来,中国同合作伙伴一道,积极建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如从事合作研究的中外联合实验室、中外联合研究开发机构,以引进外国新技术(品种)为主的示范基地和孵化器,直接引进技术的科技园和产业化基地,以及合作建设技术示范工程等。
由中国和法国政府共同资助,1997年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设立了中法信息、自动化与应用数学联合实验室。中法科学家联合开展的“基于卫星遥感图像实现洪灾监测在中国的应用”项目在欧盟众多申请项目的激烈竞争中获胜。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德意志研究联合会共同创立了北京中德科学基金研究交流中心,并资助成立了有关分支研究机构,旨在促进中德两国间的科持合作。2001年,在兰州大学资助成立了“中德干旱环境联合研究中心”,相应的实验室组合成“中德干旱环境联和记ag合实验室”,作为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
贝尔实验室基础科学研究院(中国)先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及中国科学院建立了联合实验室。中国与国外建立的合作研究机构所涉及的领域并不局限于基础研究。越来越多的国外著名企业在中国设立联合实验室。
2004年4月,由信息产业部与微软公司合作共建的台软件实验室和嵌入式软件实验室在北京正式挂牌,成为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年5月,中国家电制造业领军者之一的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发新一代数字消费产品。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将为联合实验室捐赠工具、设备与软件,长虹将负责管理,以充分发挥双方技术与市场优势,共同开拓中国及全球的新一代信息产品市场。
2004年1月,在中国北京,中美两国合作建成“中美节能示范大楼”。这是中美两国政府在1998年达成协议后历经五年合作建设的结晶。大楼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其设计能耗不超过中国现有办公室建筑能耗的40%。
同时,中国也在海外设立了科技创业园,以期为企业发展提供市场化和国际化服务。目前,已经建设了“中美科技企业孵化器”——中美马里兰科技园、“中俄科技园区”(莫斯科)、“中国火炬高技术创业中心”(新加坡)、“中英科技创业园”(英国剑桥大学圣约翰创新中心)、“中英科技园”(武汉、曼彻斯特)。
通过这种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际科技合作,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科技进步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同时,中国也为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20世纪开始的时候,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村庄就是他们的整个世界。在20世纪结束的时候,整个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村庄。
在一个新的世纪,新的千年,科学精神将彻底融入中华民族的气质和血液,中国将作为一个活跃的家庭,生活在这个更加理性的村庄里。
在2003年国际对地观测卫星委员会第17届全会上,中国被推举为2004年CEOS主席国,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遥感应用科学专家徐冠华院士担任主席。
CEOS自成立以来,已经成为涉及所有卫星地球观测领域的国际性协调组织,成员包括了世界上所有负责民用对地观测计划的国家组织,以及接收、处理空间数据的国家组织。
2003年8月20-28日,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中国北京举办。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是最高水平的全球性数学科学学术会议,被誉为国际数学界的“奥林匹克”。大会颁发的菲尔茨奖,被誉为“数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这是中国第一次主办国际数学家大会,也是发展中国家第一次主办这一盛会。
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开幕式上,时任国家主席的出席开幕式,并应国际数学联盟主席帕利斯的邀请,为本届菲尔茨奖获得者洛朗·拉佛阁和弗拉基米尔·沃沃斯基两位数学家颁奖。
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外国数学家和1000多名中国数学家出席了这次国际盛会。20位数学家做一小时报告,174人做45分钟报告。
为使公众更好地理解数学,加强数学与社会的联系,大会还组织了公众报告。中国首届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文俊院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纳什等,以数学的作用和对其他科学乃至社会的影响为题做了报告。
人类基因组计划在由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中国科学家参加的“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中,中国承担了其中1%的测序任务,共测定了3.84亿个碱基。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联合宣布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成功。人类脑计划参与国家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瑞典、挪威、瑞士、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等,欧洲委员会也作为正式成员参加。其目的是组织和协调全世界神经科学和信息学家共同研究脑、开发脑、保护脑和创造脑。中国科学家将配合国际神经信息网络及数据库,建立中国独特的神经信息平台、电子网络和信息数据库。
全球变化计划该计划由4个研究计划组成,即: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环境变化的人类因素计划(IHDP);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E)。中国科学家对全球变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能物理研究计划中国科学家参加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计划。中国联合组参加ATLAS探测器的研制与数据分析,参与CMS探测器和磁铁部件的建造,同时参与一些分析软件和物理研究的准备工作。
阿尔法磁谱仪实验由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领导的一个大型国际合作科学实验项目,目的是:寻找反物质、寻找暗物质的成分和观测高能天文现象。美国、中国、俄罗斯、德国、法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参与。中国研制了磁谱仪上的核心部件永磁体。1998年6月2日至12日,阿尔法磁谱仪搭乘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成功进行了首次太空飞行,收集了大量数据,有助于人类认识宇宙的起源。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中国与欧洲空间局合作,主要科学目标是探测近地赤道区和近地极区两个近地磁层活动区的电磁场和能量粒子的时空变化规律。2003年12月30日凌晨,“长征”二号/SM型运载火箭把计划中的第一颗卫星“探测一号”送上了太空。
欧洲伽利略计划2002年3月,欧盟正式启动了“伽利略”民用全球导航定位系统计划。2003年9月18日,中国科技部与欧盟能源交通总司在北京草签了《伽利略卫星导航合作协定》,该协议规定中欧双方将在卫星导航技术、工业制造、服务和市场开发、产品标准化和频率等方面进行合作。
中国数字化地震台网是由中美双方联合投资、设计、研制、组装、测试和安装的,在双方工程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该网于1987年10月在北京通过国际地震专家的技术验收。在9个地震台上的设备已顺利运转10余年,为开展地震预报研究及基础地震学研究提供了高质量的科学依据。中美双方在成功合作、双方受益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对该台网进行技术改造,部分实施卫星实时传输地震数据,把台网改造成为频带更、动态范围更大、周期更长的现代化地震台网,并增建数字地震台。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设是通过中美高能物理合作议定书实施的。该对撞机于1988年建成,被认为是目前在2-5GeV能区世界一流的对撞机,取得了一批国际一流的科研成果。例如,在τ—轻子质量的精确测量上,我国科学家将测量精度提高了10倍,修正了国外的测量偏差,被国际高能物理界评价为1992年最重要的高能物理实验成果之一。
作为森林防护专业的专家,这已是他第二次来到中国西部省份青海的偏远山乡——化隆县,因为日本帮助中国贫困地区农民自立的“荒山造林项目”第二阶段工作就要开始了。
小久江弘之先生第一次来到中国是2002年的五六月份,当时他与化隆县沙连堡乡其后昂村的农民们一起劳动了整整两个月。这两个月里,他每天和当地农民一起劳动5个小时,一起种下一棵棵沙棘、青杨和白杨,还种了500公斤柠条种子。
小久江弘之先生是日本花甲志愿者协会(JSV)的成员。就像协会所起的名称那样,协会的每一位成员都是年龄在55岁至70岁的花甲老人。他们退休后不愿虚度时间,就把精力放到了帮助发展中国家致富的工作上。
其后昂村长年干旱缺水,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从2001年8月起,化隆县连续3年对其后昂村的6000亩荒山荒坡,进行以植树造林为主要手段的治理。而这项工作的具体实施方,就是日本花甲志愿者协会。
2001年9月,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双方提出在国家层面上建设一个中俄科技园。2002年7月,在哈尔滨召开的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科技合作分委会第六次例会上,中国科技部和俄罗斯工业科技部分别代表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在莫斯科建设中俄科技园议定书。根据议定书,中俄科技园由中俄两国政府共同投资,中国科技部和俄罗斯工业科技部共同主管,哈尔滨工业大学八达集团公司和莫斯科动力学院科技园分别作为中俄两国承建单位,负责具体实施。2003年10月,中俄科技园在莫斯科正式挂牌,这是中国政府在国外合作建立的第一个科技园。(科技部供稿)
- 2024-10-27 加快推进城乡统筹促进县域经济融合发展
- 2024-10-27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意义重大深远
- 2024-10-27 打开城乡融合发展新空间——当前抓改革促发展观察之七
- 2024-10-27 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 2024-10-27 深化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