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视频
国际教育学院
当前位置: 和记官网·(中国区)官方网站 > 院系设置 > 国际教育学院窗外,蔚蓝的大海潮起潮落;室内,阅览区座无虚席,只听见“沙沙”的翻书声。6月4日,在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图书馆内,来自不同高校的学生伴着海景,徜徉在书海中。这座呈三角梅形状、依海而建的图书馆在一个多月前正式开馆,成为该园区的地标性建筑。
静音舱是馆内的隔音空间。趁着课余时间,中央民族大学海南国际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大一学生余夏萱和同学一起来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和记官网并进入舱内交流讨论。“在这里交流不会打扰到其他人,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率。”余夏萱说。
开放、包容、共享的理念,从图书馆等许多园区公共空间的设计中都能窥见。作为中国唯一以教育对外开放为核心使命的教育园区,试验区聚集了多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可以实现“一校入学、多校选课、多地实践、多个学位”。
“园区还采用‘大共享+小学院’特色办学模式,各入驻办学机构可根据自身学校文化和学科需要,配建专享学院楼,而图书馆、公共教学楼、体育场等公共设施则共享使用。”试验区管理局副局长袁松阳介绍,本学期试验区师生总人数达到2000人,分别来自6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和1所外方独立办学高校,还有留学生入驻园区开展国际教育活动。
余夏萱告诉海南日报记者,作为中央民族大学海南国际学院的学生,她在完成中央民族大学和英国密德萨斯大学共同制定的国际化创新型培养方案的全部课程后,将同时获得两所大学学士学位。
在试验区“校园无围墙、教室无壁垒、学术无边界”的教育场景中,余夏萱享受到的资源不止于此。“园区搭建的共享平台打破了学校、学院、专业之间的界限,我们可以和不同学校的学生一起交流合作,获取更加现代化、国际化的知识和视野,比如我们的体育课就是由北京体育大学的老师授课。”她说。今年4月中旬,余夏萱还在平台上选修了中国传媒大学海南国际学院的“设计思维导引”课程,并和该校学生合作完成了小组实践项目。
该项目的主题是设计一间园区咖啡厅,小组成员需要通过洞察需求勾画出用户画像,制作方案并进行方案路演。“我们发挥优势、分工合作,组内中传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同学,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进行大数据分析,辅助方案设计;视觉传达专业同学,负责手工模型制作和排版……大家在创意与逻辑之间寻求平衡,对设计有了更深的理解。”余夏萱表示,在多元文化、多学科的融合中,她的思维更加开拓。
试验区的多元交融、活力四射,还体现于丰富多彩的跨校活动。“海风国际讲坛”、心理健康活动月系列活动、创新创业项目大赛……各项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交流机会。一个月前,余夏萱参加了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海南学院和试验区团工委联合主办的一场大型凯丽舞会。在她看来,来自不同高校的师生以舞会友,中外互鉴,“是一次难忘的文化体验之旅”。
不仅如此,不少学生还自发组建了跨校兴趣社群,打破校园边界。其中,北京体育大学阿尔伯塔国际休闲体育与旅游学院学生钟松佑组织的飞盘社人气火热,几乎每周都会举办活动。“办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的组织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接下来想要申请注册成为园区跨校性社团,和更多伙伴一起创造精彩。”钟松佑说。(本报椰林6月4日电)
- 2024-10-25 思源基础教育学院院长张沁文:打造高质量育人体系培养卓越人才
- 2024-10-25 本土教育向国际教育学什么
- 2024-10-25 “红牌专业”排行榜出炉汉语国际教育学独占鳌头就业前景最好
- 2024-10-25 内蒙古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一行到访西安交大国际教育学院
- 2024-10-24 2022年度封面人物系列盘点(五)|专访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阎凤